查看原文
其他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放“歌”西部!援疆援藏之路历久弥新

我心向党初心永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2022-12-24

“从无到有”填补区域性技术空白,“开科建制”助力学科发展,“师傅带徒弟”开展临床教学,“手把手”进行科研帮扶……据不完全统计,自1956年执行首批援藏任务以来,同济医院先后派出80余人次光荣完成援藏援疆任务。


时光流逝,深情如一。一大批党员专家,以人才和技术支援为支撑点,科学有序地开展卫生援疆援藏工作,让西藏、新疆等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各种形式培养本地医疗人才、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真正培养出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

 

图为1973年,第二批援藏队员申树先(后排左一)、魏镜龙(前排左二)在西藏


“一对一”对口支援   填补区域性技术空白


“过去不能开展的手术现在能够开展了,过去看不好的病现在能够看好了。”随着同济医院援疆援藏的不断开展,这已经成为许多当地群众的心声。在新疆、在西藏……他们不断填补区域内医疗技术领域空白,一个又一个医疗记录被开创,一个又一个医疗奇迹被创造。


“产妇丁妍带着出生11天的双胞胎女儿出院,丁妍握着同济医院援疆医生乌剑利的手说:‘遇到你,我们真幸运。’”2019年7月29日,新疆媒体报道了的自治区第一例产时手术,标志着新疆母胎医学进入了新起点。而乌剑利在博州援助的一年半内,还实现了博州孕产妇的零死亡。


图为乌剑利(左二)在新疆开展产时手术


受自然、地理、气候和历史因素等制约,新疆、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总体发展相对滞后,还有许多区域性的技术空白。为此,同济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为目标,着力开展各项新技术、新项目,同时推动受援医院和科室已经开展的各种技术向精深方向发展。


在区域内首次开展无痛分娩手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肺动脉CTA指导下肺栓塞的rt-PA溶栓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手术、经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远端骨折手术等等;率先开展腹腔镜肝血管瘤剜除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前置胎盘中孕期胎儿心内氯化钾注射引产、超声引导下的上肢神经阻滞新技术、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同济医院专家的示范和指导下,一系列区域内首例手术在新疆、西藏实施,疑难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帮助当地医院技术实力不断升级。


图为丁虎(中)在新疆开展手术


“开科建制”,助力学科发展


“我试试看”,2015年8月,黄立作为援疆干部人才到兵团第五师医院报到。见面会上,得知医院乃至整个博州地区都没有整形美容的科室和业务,她承担起科室建设的任务。仅20天后,第五师医院医疗整形美容科正式成立,填补了博州地区没有整形美容业务的空白。创建后的短短半年内,就完成了近百台的面部外伤、疤痕修补、双眼皮等一系列整形美容手术。


图为黄立(右一)在新疆开展科室培训


根据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湖北对口支援山南地区。2016年,山南撤地建市,意味着新的开始。而在山南市妇幼保健院支援的麻醉科医生韩东吉,为保健院争创二甲级医院,也从零开始,创建了麻醉科。规范麻醉科各项管理制度和围术期管理制度,使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得以规范化、标准化实施,他做到了援藏期间,未发生一例医疗差错,切实保障了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2021年3月12日,麻醉科迟晓慧也到此支援。彼时,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已成为西藏自治区首家通过评审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图为韩东吉为藏族学生开展心肺复苏培训


图为迟晓慧(左)在西藏为患者做麻醉


开设博州第一个“遗传咨询门诊”,成立博州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提高博州孕产妇孕期保健质量、救治质量;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建立西藏第一个妇科恶性肿瘤诊治团队,成为妇产科危急重症救治基地;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建立专门的心肺复苏抢救室、急诊护士治疗室……学科的不断完善,解决了边疆广大患者“看病难、难看病、难治病”的问题。


学科的发展,需要紧跟医学前沿。为了让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各学科能加速发展,前去支援的左后娟打出了“同济医学周”的品牌,开展暴发性心肌炎系列学术活动、唱响国际舞台的中国方案同步于边疆;邀请护理学系老师对接护理学并进行讲学……11场学术讲座场场爆满。


图为左后娟在新疆主持学术讲座


线下学术交流、线上远程MDT讨论,建立学科医联体……援疆援藏的专家们把边疆当成自己的“家”,以自身为纽带,建立了与援建医院的长期学科交流机制。


“师傅带徒弟”,开展临床教学


“来这里一趟,就要留下些东西。”作为援藏医疗队的一员,黎宁每周四下午会给山南妇幼院的医生们讲课。每天查房时,他的身后总跟着一群“尾巴”,每个医生的问题,他都不厌其烦解答。与在同济医院时相比,他每天查房时间要延长一倍多。


图为黎宁(左三)与西藏医患合影


和他一样,许多援疆援藏的同济专家都希望这样的“尾巴”能多一点。西藏医疗卫生的差距实质是人才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医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始终是最大的难题。为此,同济医院响应国家号召,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强化培养本地人才,着力培养一批医疗水平信得过、服务能力过得硬、当地医院留得住的医疗人才。


开展教学查房多少次、定期举办科内专题讲座多少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多少次、开展疑难病症讨论会多少次……援疆援藏的专家们都有一本“小账本”,对他们来说,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三年学手术,十年学指征!”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决不只是一个开刀匠,能正确判断选择手术才是好医生。在博州人民医院支援一年多的林阳医生常常这样告诫科室的年轻医生。他深知去博州的目的不是代替他们手术,而是教会他们手术。所有手术他均会上台指导、操作及讲解,详细讲解每一个手术步骤的要点、技巧以及风险,无私传授经验,提高本地医生的诊疗水平。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和做法。


图为林阳在新疆义诊现场


与此同时,同济医院积极落实受援地区医师培训计划,减免对口支援地区进修学员进修费用,共有百余名新疆和西藏地区的医护人员到同济医院进行 3 至 6 个月短期进修。


“手把手”进行科研帮扶


科研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刚需。


2021年,李光辉组织新疆博州人民医院麻醉科和妇科申报2021年自治区三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手把手”进行医学科研的帮扶,是援疆援疆专家们工作的另一个缩影。


图为李光辉在新疆参加义诊


参与受援医院的科研立项及评审工作,指导受援科室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进行科研选题,协助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撰写学术论文,他们不遗余力。他们一方面联系专家来援助医院讲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申报要点、组织讨论,一方面还通过各种形式与援助医院开展课题的合作。


“科技兴院”,他们希望,受援医院在他们的帮助下,也能在临床中不断发现问题、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并找到答案。


不忘初心,

一切都是为了群众


助力技术提升、临床教学、医学科研……对他们来说,所有的工作最终都回到了原点——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真的做到了。”201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卫计委援建重点项目——“爱心同济·西藏行”启程。同济医院专家团队远赴西藏山南市,为当地对64例先心患儿开展筛查,并组织3名先心患儿回武汉手术治疗。当曲松县3岁的洛桑旦增出现了心力衰竭的迹象,医生每晚就睡在了他的旁边,连续一个多星期没有离开,直到出现生命奇迹。


图为西藏先心患儿在同济医院


这样的场景在新疆、青海、广西等都出现过。下基层送医送药、参加各种义诊活动、帮扶困难群众,他们的身影不止停留在帮扶的医院,常常会踏遍周围的市州。


图为曾晓勇在青海开展科普讲座后与听众合影


图为高伟在新疆开展义诊


图为李辉军在西藏参加义诊


图为曾红兵在西藏参加义诊


“既然选择了援疆援藏,就是选择了奉献”。每位援疆援藏专家身上都深深烙印着“同济精神”的印记,将优秀的同济经验、方法毫无保留的传递到边疆地区,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以同济人特有的踏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近十年来,我院医疗专家的足迹遍布西藏山南地区,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博州,青海西宁,广西南宁等 16 家医院、医学院及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涉及专业有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骨科、肝脏外科、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肿瘤科、麻醉科、急诊科、 病理科等23个优势学科。


我院曾获2010-2012年度卫生援疆先进集体,黎宁、曾红兵、高伟、丁虎、李辉军等多位同志曾先后获得当地政府、省卫健委或省委组织部颁发的“援藏、援疆先进个人”称号。



附:同济医院援助新疆、西藏、青海、广西等地人员名单(不完全统计)

来源:人事处



致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人民网: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百年铸党魂、清明祭英烈!讲述同济红色故事(一)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刘宗歆:哪怕会牺牲,也要去抢救病人!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钱信忠:从同济医生成长为一名革命者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抗战烽火中一心赴救的同济人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记奔赴抗美援朝和太仓血防的同济人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迁汉建院 励精图治 锻造中南医疗砥柱的同济人

【我心向党 初心永挚】健康帮扶50载  接续传承守使命

编辑|常宇策划|蔡雄、蔡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